國(guo)際骨髓瘤(liu)關愛月 | 解(jie)鎖MM檢測(ce) “密碼”,對抗(kang) “銀發血(xue)液殺(sha)手”
2025-03-05 閱讀數:2944
骨髓瘤關愛月
Myeloma Action Month
國際骨髓瘤基金會(IMF)在2009年提出將每年的3月作為“骨髓瘤關愛月”,旨在倡(chang)議(yi)醫務人(ren)員、患(huan)者及相關護理人(ren)員行(xing)動(dong)起來(lai),提升社會(hui)對骨(gu)髓瘤(liu)的(de)認識。
在血液系統疾病中,多發性骨髓瘤(Multiple Myeloma,MM)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。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,多發性骨髓瘤這一“銀發血液殺手”發病(bing)率呈上(shang)升趨(qu)勢,嚴重(zhong)(zhong)威脅(xie)著人(ren)們的(de)健康(kang)。借此機會,我們深(shen)入探討多發性骨(gu)髓瘤相關(guan)檢(jian)測項目,以及這些檢(jian)測對于(yu)臨床診(zhen)斷和治(zhi)療(liao)的(de)重(zhong)(zhong)要意義,希(xi)望能提供有價值的(de)參考,把握(wo)診(zhen)斷治(zhi)療(liao)的(de)“第一棒(bang)”先(xian)機。
多發性骨(gu)(gu)髓(sui)瘤是一(yi)種(zhong)常見于中老年人(ren)的血(xue)(xue)液系統惡性腫瘤,患者(zhe)骨(gu)(gu)髓(sui)里(li)的漿細胞異常增生,產生大量(liang)異常免(mian)疫球(qiu)蛋白(bai),同(tong)時影響造(zao)血(xue)(xue)及(ji)其他(ta)系統,其典型癥(zheng)狀多為骨(gu)(gu)痛(tong)、腎功能不全(quan)、高(gao)鈣血(xue)(xue)癥(zheng)、貧血(xue)(xue)和(he)反復感染(ran)等。
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漿細胞惡性增殖性疾病,主要特征是骨髓中克隆性漿細胞異常增生,并分泌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(M蛋白),導致骨骼破壞、貧血、腎功能損害和免疫功能異常等一系列臨床表現。據相關研究[1],中國多發(fa)性骨髓瘤的發(fa)病率約(yue)為(wei)(wei)2/10萬(wan),且發(fa)病年(nian)齡(ling)(ling)逐漸年(nian)輕(qing)化(hua),平均發(fa)病年(nian)齡(ling)(ling)約(yue)為(wei)(wei)57歲(sui),男性略多于女(nv)性。
依(yi)照M蛋(dan)白類型(xing)(xing)分(fen)為:IgG 型(xing)(xing)(約(yue)占50%)、IgA 型(xing)(xing)(約(yue)占20%)、IgD和(he) IgM 表型(xing)(xing)罕見(jian)(分(fen)別(bie)為2%和(he)0.5%),而在約(yue)20%的患者中,惡性漿(jiang)細(xi)胞僅分(fen)泌單(dan)克(ke)隆κ或(huo)λ游離(li)輕鏈 (FLC)(輕鏈型(xing)(xing)骨髓瘤,有時稱Bence Jones骨髓瘤,預后(hou)較差),少數患者為不分(fen)泌型(xing)(xing)或(huo)寡分(fen)泌型(xing)(xing)MM。根據世衛組織造血(xue)系統(tong)淋巴組織腫(zhong)瘤分(fen)類第五版,屬(shu)于(yu)細(xi)胞腫(zhong)瘤及其他單(dan)克(ke)隆蛋(dan)白疾病(bing)。該(gai)組中最(zui)常見(jian)的疾病(bing)是意(yi)義(yi)未明的單(dan)克(ke)隆丙種球蛋(dan)白病(bing) (MGUS),它(ta)是一種癌前病(bing)變,先于(yu)有癥(zheng)狀MM和(he)無癥(zheng)狀MM而發(fa)生。
MM是一種具有高度異質性的復雜疾病,其發展包括多步驟過程,包括腫瘤細胞獲得基因改變和骨髓微環境的改變。癥狀性MM的診斷依據國際骨髓瘤工作組(IMWG)標準,基于骨髓中克隆性漿細胞≥10%,并且存在至少一種骨髓瘤定義事件(myeloma-defining event),即標準 CRAB 特征(高鈣血癥、腎功能不全、貧血和/或溶骨性病變)或即將發生器官損傷的生物標志物[2]。
六大檢測項目
開啟精準診療大門
自《中國多發性骨髓瘤診治指南(2022年修訂)》出版之后的2年里,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、預后以及治療均有較多進展。該指南2024年修訂版在診斷方面,更新了診斷所需的必查以及選查項目,明晰了多/巨灶性多發性骨髓瘤定義;預后分層中提出了新的預后分層標準,其中包括功能性高危的定義。在治療方面,由于又有6個新藥獲批用于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(分別是用于復發/難治多發性骨髓瘤的3個抗B細胞成熟抗原靶點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以及第一個雙特異性抗體特立妥單抗;除此之外,達雷妥尤單抗皮下制劑以及國家一類新藥埃普奈明獲批),在患者生存進一步獲益的同時,使得復發/難治患者治療格局變得更為復雜,需要臨床醫生根據患者的合并癥、疾病的生物學特性、既往藥物的療效以及副作用、患者的意愿等進行綜合地判斷,并熟悉新藥的副作用,使得新藥能夠更加精準、有效地用于多發性骨髓瘤患者[3]。
No.1
血清蛋白電泳與免疫固定電泳
血清蛋白(bai)電(dian)泳(yong)是檢(jian)測多發(fa)性骨髓(sui)瘤的基礎項目。
No.2
血清游離輕鏈檢測
血(xue)清游離(li)輕鏈檢測(ce)(ce)(ce)能夠定量檢測(ce)(ce)(ce)血(xue)液中游離(li)的κ 和λ輕鏈水平。在多發性骨(gu)髓瘤患者(zhe)中,由于(yu)漿細胞的異常(chang)增殖,會導致游離(li)輕鏈的產生失(shi)衡,κ/λ比(bi)值(zhi)(zhi)出現(xian)異常(chang)。正常(chang)情況下,κ/λ比(bi)值(zhi)(zhi)在0.26 - 1.65之間,當比(bi)值(zhi)(zhi)超出這個范圍時,高度提示多發性骨(gu)髓瘤的可能。該檢測(ce)(ce)(ce)對于(yu)疾病的早期診斷(duan)、病情監測(ce)(ce)(ce)和預后評估都具有重(zhong)要價(jia)值(zhi)(zhi) [4]。
華銀康血液病理綜合診斷中心開展了MM實驗室診斷套餐(24小時尿),項目包含了測定血清中各類蛋白占總蛋白的百分比(包括白蛋白、α1-球蛋白、α2-球蛋白、β-球蛋白、γ-球蛋白)、血清中各類蛋白的含量(包括總蛋白、白蛋白、球蛋白、白蛋白/球蛋白、M 蛋白)、血清中總的κ和λ的含量、判斷屬于何種免疫球蛋白類型的漿細胞腫瘤、測定尿液中各類蛋白占總蛋白的百分比(包括白蛋白、α1-球蛋白、α2-球蛋白、β-球蛋白、γ-球蛋白)以及尿本周氏蛋白電泳;MM診斷套餐2(NP)在上個套餐的基礎上增加了血清 M 蛋白定量(判斷漿細胞克隆性)、血清中游離輕鏈κ和λ含量及其比例、測定尿液中各類蛋白的含量(24 小時尿蛋白)、測定尿 M 蛋白含量以及尿液中總的κ和λ的含量,用藥(達(da)雷妥尤單抗(kang))后(hou):異(yi)常(chang)免疫(yi)球蛋白綜(zong)合(he)診斷(duan)1(Dara干(gan)擾移(yi)除)、異(yi)常(chang)免疫(yi)球蛋白綜(zong)合(he)診斷(duan)2(Dara干(gan)擾移(yi)除,含igd和ige)。
No.3
骨髓穿刺與活檢
骨髓穿刺和活檢是診斷多發性骨髓瘤的關鍵檢查。通過骨髓穿刺獲取骨髓液,進行細胞學檢查,可觀察到骨髓中漿細胞的比例和形態。正常骨髓中漿細胞比例小于5%,而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中漿細胞比例常大于10%,且伴有形態異常。骨髓活檢則能提供更全面的骨髓組織結構信息,有助于明確骨髓浸潤的程度和范圍,對于疾病的診斷和分期至關重要[5]。
華銀康血液病理綜合診斷中心開展了骨(gu)髓活檢(含(han)免疫組化9)。
No.4
細胞遺傳學檢測
細胞遺傳學檢測包括熒光原位雜交(FISH)和染色體核型分析。FISH 技術可以檢測出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常見的染色體異常,如 13q 缺失、17p 缺失、t (4;14)、t (11;14) 等,這些異常與疾病的預后密切相關。染色體核型分析則能從整體上觀察染色體的數目和結構變化,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依據。細胞遺傳學異常在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中較為常見,約 50% - 70% 的患者存在染色體異常[6]。
華銀康血液病理綜合診斷中心開展了MM遺傳學(xue)基礎(chu)套(tao)餐(can)、IGH重排陽性(xing)套(tao)餐(can)、MM遺傳學(xue)套(tao)餐(can)(大)、多(duo)發性(xing)骨髓瘤(liu)預后FISH套(tao)餐(can)(GX)以及MM遺傳學(xue)基礎(chu)套(tao)餐(can)2(FISH基礎(chu)套(tao)餐(can))。
No.5
外周血流式細胞術檢測
其中值得關(guan)注的是,在血(xue)(xue)液檢(jian)查(cha)項(xiang)目中,明確(que)提到了外(wai)周(zhou)血(xue)(xue)流(liu)式(shi)細(xi)胞(bao)術檢(jian)測惡性(xing)漿(jiang)細(xi)胞(bao)百(bai)分數的檢(jian)測。外(wai)周(zhou)血(xue)(xue)循環漿(jiang)細(xi)胞(bao)(CPCs)是指出現在外(wai)周(zhou)血(xue)(xue)的骨髓(sui)(sui)(sui)瘤細(xi)胞(bao),代表(biao)(biao)(biao)了骨髓(sui)(sui)(sui)克隆性(xing)漿(jiang)細(xi)胞(bao)的特殊亞群,表(biao)(biao)(biao)現為整合素、粘(zhan)附分子的表(biao)(biao)(biao)達減(jian)少(shao),在骨髓(sui)(sui)(sui)缺氧和促炎(yan)微環境的刺激下獲得侵入(ru)外(wai)周(zhou)血(xue)(xue)的能力,在骨髓(sui)(sui)(sui)瘤遠處擴(kuo)散起到重(zhong)要作用。
傳(chuan)統的(de)骨(gu)髓穿刺等檢(jian)(jian)(jian)查(cha)為有創性,難以(yi)滿足漿細(xi)胞病早期篩查(cha)的(de)需(xu)求。近年來隨著液體活(huo)檢(jian)(jian)(jian)技術的(de)興起,相(xiang)對無創的(de)外(wai)周血檢(jian)(jian)(jian)測技術應(ying)運而(er)生。流式(shi)細(xi)胞術(FCM)經(jing)過20多年的(de)發展,在(zai)臨床檢(jian)(jian)(jian)驗中的(de)應(ying)用逐漸成熟。
因此,華銀康血液病理綜合診斷中心新增了外周血流式細胞術(FCM)檢測惡性CPCs百(bai)分數項目!有助于漿細胞病的早期篩查、預后判斷以及治(zhi)療選擇。
No.6
多發性骨髓瘤基因檢測
華銀康血液病理綜合診斷中心還開展了多發性骨髓瘤基因突變篩查(208基因)、多發性骨髓瘤熱點基因突變篩查(64 基因)基因檢測項目。
多發性骨髓瘤項目推薦表
1. 早期診斷,搶占先機
多發(fa)性骨(gu)(gu)髓瘤起病(bing)隱匿(ni),早期癥狀不典型,容易被(bei)誤診(zhen)(zhen)為其(qi)他疾病(bing),如骨(gu)(gu)質疏松、貧血(xue)、腎功能(neng)不全(quan)等。通過上述檢測項目(mu)的(de)聯(lian)合應用,能(neng)夠(gou)在疾病(bing)早期發(fa)現異(yi)常,及時明確診(zhen)(zhen)斷,為患者爭取(qu)最佳的(de)治療時機(ji)。早期診(zhen)(zhen)斷和(he)治療可以(yi)顯著提高患者的(de)生存率和(he)生活質量。
2. 定制方案,靶向治療
不同類(lei)型和(he)分(fen)期的(de)多發性骨髓瘤患者,治(zhi)療方案(an)存(cun)在差異。通(tong)過檢(jian)(jian)測確定(ding)(ding)(ding) M 蛋白類(lei)型、骨髓漿細胞(bao)(bao)(bao)比例、細胞(bao)(bao)(bao)遺傳(chuan)學(xue)異常等信息,醫生可(ke)以制(zhi)(zhi)定(ding)(ding)(ding)個性化(hua)的(de)治(zhi)療方案(an)。例如,對(dui)于存(cun)在高危細胞(bao)(bao)(bao)遺傳(chuan)學(xue)異常的(de)患者,可(ke)能需要更(geng)強化(hua)的(de)治(zhi)療方案(an),包(bao)括造血干細胞(bao)(bao)(bao)移植等;而(er)對(dui)于低危患者,治(zhi)療方案(an)則相對(dui)溫和(he)。精(jing)準的(de)檢(jian)(jian)測結果(guo)是制(zhi)(zhi)定(ding)(ding)(ding)合理治(zhi)療方案(an)的(de)基礎。
3. 動態監測,掌控病情
在治(zhi)療過程中(zhong),定期進行相關檢測可以及時(shi)了(le)解患者的(de)病情變(bian)化,評估治(zhi)療效果。如(ru)血清蛋白電泳、免疫固定電泳和(he)血清游離輕鏈檢測可以監測 M 蛋白水平的(de)變(bian)化,判(pan)斷疾病是否緩解或復發。細胞(bao)遺傳(chuan)學檢測結果則有助于(yu)預(yu)測患者的(de)預(yu)后(hou),指(zhi)導(dao)后(hou)續治(zhi)療決策。
作為嚴重威脅中老年群體健康的 "銀發血液殺手",多發性骨髓瘤以其高發性、難治性和易復發性,成為血液系統第二大惡性腫瘤。臨床實踐中,多發性骨髓瘤常以高鈣血癥、腎功能損害、貧血和骨病(CRAB 癥狀)為典型表現,但由于早期癥狀易與骨質疏松等老年常見病混淆,導致許多患者錯失最佳治療時機。為破解診斷難題,華銀康血液病理綜合診斷中心依托先進技術平臺與專業病理團隊,構建了覆蓋疾病早期篩查、精準分型、療效監測及復發預警的全周期檢測體系。通過多維度(du)檢測技術的深度(du)整合,不僅能(neng)有(you)效識別 "螃蟹(xie)病" 的隱匿特征,更能(neng)為臨(lin)床提供(gong)個體化治療方案的關鍵依據,助力實(shi)現《健康中國(guo) 2030》癌癥防治目標。
華銀康始(shi)終堅持(chi)以精準檢測(ce)賦能(neng)臨(lin)床決策,通過與(yu)病理(li)醫(yi)生和臨(lin)床醫(yi)生的(de)深度(du)協作,為多(duo)發性骨髓瘤患者的(de)長(chang)期(qi)生存保駕護(hu)航。我們期(qi)待與(yu)更(geng)多(duo)醫(yi)療同(tong)仁攜手(shou),在(zai)攻克這一 "銀發殺(sha)手(shou)" 的(de)征程中(zhong)持(chi)續創新,共同(tong)筑牢健(jian)康防線。
參考文章
[1]中華(hua)醫學會血(xue)(xue)液(ye)學分會白血(xue)(xue)病淋巴瘤學組。中國多(duo)發(fa)性骨髓(sui)瘤診治指南(2022 年修訂)[J]. 中華(hua)血(xue)(xue)液(ye)學雜志,2022, 43 (11): 897-906.
[2]中國多發性(xing)骨(gu)髓瘤診治指南(2024年修訂)[J]. 中華內科雜志, 2024, 63(12): 1186-1195.
[3] Kyle RA, Rajkumar SV. Multiple myeloma [J]. Blood, 2008, 111 (6): 2962-2972.
[4] Bradwell AR, Carr-Smith HD, Mead GP, et al. Serum free light-chain measurements for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[J]. Lancet, 2001, 357 (9259): 1576-1579.
[5] 張之南,沈(shen)悌。血液(ye)病診斷(duan)及療(liao)效標準 [M]. 4 版。北(bei)京:科學出版社,2018: 275-283.
[6] Fonseca R, Chng WJ, Bataille R, et al. Genetics and cytogenetics of multiple myeloma: a workshop report [J]. Cancer Res, 2004, 64 (19): 6434-6443.